宜居!福州最大棚户区“重生”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徐锡思 唐明亮 包华 林涓 文/图

走进苍霞新城嘉和苑,映入眼帘的便是波光粼粼的内河水流和茂密的绿化景观;透水混泥土、花岗岩等铺设公共区域更是显得整洁无比;居民有的坐在河边下棋,有的坐在树荫下聊天,活生生的“小桥流水人家”悠然景象。

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联想到这曾是一个连片棚屋区。经过两次“房改”后,苍霞新城这个有超20年历史的拆迁安置小区,从当时福州规模最大、安置群众最多的棚屋区改造项目,到如今蝶变配套“民生服务综合体”,让苍霞新城住户生活有了幸福新滋味。

“我们小区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年春节,家住苍霞新城嘉和苑“85后”林萍的童年记忆里,棚屋区多是木头房,夏天木头吸热又快,白天根本待不住;若是碰到下大雨,家里也会跟着下起小雨,“我们家当时虽然有两层,但是3户人家住在一起,我只能和我的父母挤在一起,住得很不舒服。”

苍霞棚屋区 1983年 游源飞 摄

林萍回忆,从前的棚屋区除了居住条件差以外,房子的安全性也很低。“房屋都连在一起,一旦一家起火,火势就会迅速蔓延。”她说,在夏天的每个晚上,她的父亲都会采用泼水的方式,给木头降温,避免火情发生。

终于在2000年7月,苍霞棚屋区正式动迁;2001年,有着41栋住宅楼的苍霞新城入住,苍霞居民就此开启新生活。时隔20年,苍霞新城逐步成为老旧小区,历史违建多、停车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跟不上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苍霞新城全方位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去年9月正式启动,并于去年年底完工。

苍霞新城嘉和苑经过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

“这次升级改造让我们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生活环境再次改善。”林萍介绍,嘉和苑是苍霞新城升级改造的一期示范项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由架空层改造成的7个“民生综合服务综合体”,有成长者食堂、社区党建文化中心、智慧运维中心、幸福便民驿站、儿童梦想乐园等便民利民设施。

一处架空层改造成儿童乐园

“以前架空层里都是乱糟糟的,现在都被利用起来,真得特别好。”在便民驿站里卖水果的林奶奶告诉记者,在架空层还未改造前,自己都是在外头摆摊卖水果,饱受日晒风吹,现在有了固定的地方做生意,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辛苦了。而且小区的安防效率和清洁维护也提高了,小区内引进了智能巡逻机器人和智能扫地机器人,可进行全天候巡逻、全方位监测,让小区住的舒心,住的放心。

小区内安装了全新的智能安防系统

“这些便民利民设施,不仅为居民们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也为提升社区居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注入新能量。”苍霞街道苍霞新城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王露露说。

架空层改造成幸福便民驿站,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惠民政策】老旧小区改造

2021年,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13.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07.19%,全省全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34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22.8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8.2%。全省完成新开工棚改任务7.2万套,基本建成4万套,完成率181.82%。全省新增租赁住房超2.18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28.59%。其中,福州市新增7135套,厦门市新增12684套,其他设区市新增2040套。

新的一年,我省将继续聚焦人民福祉,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开工棚户区改造2.5万套以上,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万户,改造更新老旧燃气管道100公里。

编辑:小余

重的福州再创1850亿元!涉及城际铁路、机场

日前,福州市“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印发

其中提到——

启动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建设

启动湾边大桥西桥头互通改建

推动闽侯三桥建设

谋划市政文山洲大桥及接线工程

积极推进榕马通桥项目前期工作

推动地铁6号线、5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运营

推进2号线东延伸线、6号线东调段加快建设

推进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编制与报批

建成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1线)

规划预留城际铁路F4线

开展市域铁路S1线前期研究及建设

规划市域铁路S2、S3、S6线

开工建设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北段

建成福厦客专、开工建设温福高铁

提前谋划昌福(厦)高铁(南昌经南平延平至福州段)

到2025年,铁路总里程达到约6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突破200公里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

具体来看↓↓↓

「总体目标」

五年投资力争完成1850亿元

“十四五”期间,以打造“一枢纽两门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对台门户、海丝门户)为总体发展目标,五年投资力争完成1850亿元

至2025年,初步建成海丝重要门户枢纽,初步形成“三轴三廊”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建成“2336”“1234”出行交通圈,融入全省“211交通圈”。

“2336”交通圈

福州主城基本实现20分钟上高速,基本形成主城区30分钟便捷生活圈,初步形成主城至六城30分钟互联互通交通圈,市区至所辖县、各县至所辖乡镇60分钟基本覆盖。

“1234”交通圈

福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至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互达,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3小时通达,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4小时陆路通达。

展望到2035年,建成交通强国先行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和航空枢纽,建成两岸往来的便捷枢纽,全面建成“三轴三廊”综合运输大通道,力争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具体目标」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力争到2025年,福州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45万吨,客运吞吐量突破2200万人次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力争到2025年,福州港港口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600-800万TEU。

——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更加完善铁路里程达到约600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总里程约467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突破200公里,城区轨道站点800米覆盖人口和岗位比例突破40%。

——公路网络进一步优化。至2025年,通车里程达1.18万公里。

——中心城区与福清市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规划福州至福清高速、沈海高速黄石至联丰段扩容、国道G534等公路通道以及市域铁路S1线等铁路通道,形成福州中心城区与福清市区多方式、多通道的半小时通勤圈。

「发展任务」

建设畅达高效综合立体交通网

构建“三轴三廊”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撑福州都市圈建设,推进六城互联互通。打造长乐机场、福州站、福州南站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构建以福州站及福州南站为主、福州新东站及福州西站为辅的“两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建设长乐翔福物流园、福建星泰安物流园(福清公路港)、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冷链食品物流园区)、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物流园、中通快递集团福州区域总部、韵达福建(永泰)电商产业园等现代货运枢纽。

推进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

全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建成福厦客专,开工建设温福高铁,贯通沿海高铁廊道。提前谋划昌福(厦)高铁(南昌经南平延平至福州段)、福龙高铁、福衢高铁、福赣高铁,强化福州对外辐射高铁通道。

完善海铁联运体系。加快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北段建设,支撑现代物流城、罗源湾港城建设。同时,推动可门港铁路支线剩余工程、长乐区松下港铁路专用线以及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前期工作,提前谋划江阴港经莆田衔接向莆铁路、兴泉铁路连接后方腹地通道。

构建快捷融合的城际铁路网。建成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1线)规划预留城际铁路F4线,完善城际铁路网,服务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福州-莆田、福州-宁德、福州-平潭等城际就业通勤需求,打造1小时通勤圈。挖掘福厦铁路、温福铁路、福平铁路等既有铁路城际功能,构建“高铁+城际”的复合铁路走廊格局。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力推进轨道二期建设规划项目,推动地铁6号线、5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建成运营,推进2号线东延伸线6号线东调段等线路加快建设,形成轨道交通主骨架。

开展市域铁路S1线前期研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编制与报批,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

启动市域铁路S1线建设,强化东南汽车城、江阴港城与福州主城的交通联系;

规划市域铁路S2线,联系现代物流城与福州主城;

规划市域铁路S3线,完善滨海新城对外铁路联系通道;

规划市域铁路S6线,服务江阴港城、龙高半岛

推进公路网高质量发展

推进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滨海新城高速公路、福州至福清高速公路、政永高速、沈海高速福厦段扩容二期工程江阴至惠安段(福州境)等项目建设;开展沈海高速福州至宁德段扩容前期研究,提前谋划龙高半岛经福清至滨海新城高速公路。

早前机场第二高速路线图(以实际为准)

推进普通国省干线连段成网,贯通纵向通道,具体为国道G228、G104、G324等3条,加强国际航空城、丝路海港城、滨海新城、福州主城联系,促进港城联通。建设横向通道,含省道S308-丹贵公路-丹江大道、国道G639(含泽竹快速路)、国道G534(含文松北路)、大学城至滨海快速通道等4条横向通道。

加快G316(道庆洲大桥、东南快速通道)项目建设,完善联系福州主城与滨海新城的交通廊道。推进闽侯荆溪至长乐江田省道建设,支撑新区新城与大学城联动发展;推进泽竹快速路、文松路北段、猴玉快速路等骨干通道建设,提升新区新城纵向交通联络。

启动湾边大桥西桥头互通改建,实现科学城(大学城)对外快速衔接;提升改造沈海高速水古互通、G228迹头至碧里段,打通罗源湾港城集散通道;开展国道G324青口段市政快速化改造,形成东南汽车城与高速便捷联系通道;启动国道G104连江丹阳段市政化改造,完善现代物流城内部交通通道;推动闽侯三桥建设,疏解淮安大桥拥堵,实现主城区核心区与科学城快速连接。

推进主城衔接高速公路通道的提升,解决西向通道不足、南向存在瓶颈等问题,实现高快一体化,启动建平路快速化改造、螺洲大桥互通节点改造、兰圃互通节点改造建设谋划市政文山洲大桥及接线工程

推进农村公路广覆盖惠城乡,计划建设改造农村公路400公里,新增2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加速机场二期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双楼双跑道”运行积极推动“高铁进机场,实现空铁(轨)联运,构建“机场+高铁”复合客运枢纽。推进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及南北进场路建设,打造长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积极推进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航空城。加快航空物流中心建设,提升航空货运地位。加快机场第二高速、国道G316、国道G228等集疏运公路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拓展机场腹地,提升面向区域的辐射能力。

加密前往西南、中南、西北、华北、东北等远程航线航班,完善通达国内重要节点的干支线网络;开辟与厦门机场差异化的洲际航线,争取支持开设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直飞航线;拓展至东南亚、大洋洲和欧洲等航空货运专线。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打造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航运枢纽港。围绕打造国际深水大港,推动江阴港区20万吨深水航道建设,争取罗源湾可门作业区40万吨散货码头纳入国家布局,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港口群。重点推进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牛头湾作业区、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泊位工程,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江阴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罗源湾大宗散货集散基地。

福州江阴港。郑成乐 摄

打通国际海运大通道,完善陆海联运通道网络;积极拓展国际远洋航运航线班次,力争成为国际远洋航运和国际航空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枢纽节点。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航合作,畅通“福州-乌鲁木齐-欧洲”互联互通大通道、衔接和融入亚欧大陆桥。同时,研究开通对台货物滚装航线。

推动陆岛交通码头提升改造,规划建成连江下宫、连江安海、连江琯头、罗源鉴江洋屿等陆岛交通码头项目。全面振兴闽江航运,加快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对台通道建设

打造对台“空中快线”,强化台海两岸直航的中转功能;拓展闽台海上货运航线,增开两岸集装箱班轮航线和散杂货不定期航线,加快形成经济便捷的物流新通道。

预留福州至台北高铁、福州至台北高速,强化既有京台通道,积极推进榕马通桥项目前期工作,巩固对台门户枢纽价值。

“十四五”发展任务还包括——

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运输服务业

◆ 提升旅客出行服务水平。推动义序、樟岚等15个公交场站建设,新增公交场站用地15.9公顷;实现主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85%;更新购置公交车辆1000辆;鼓励发展定制客运特色服务,积极推广“互联网+”共享出行,鼓励和规范发展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网约车等城市出行服务新业态。

义序公交综合车场及后勤保障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鸟瞰图

多举措推进两岸客运便利化,扶持培育闽台客运航线,推动增开福州至台中、高雄空中直航航线,推进“两马”游艇双向直航,强化两岸直航的中转功能。

◆ 推动货运物流提质增效。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城,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构建规范高效的邮政快递网络,建设完善的“通道+枢纽+末端”现代跨境寄递网络;稳步推进交邮(快)融合,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铁路、公路等运输企业深化合作;推进海峡两岸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拓展闽台海上货运航线,增开两岸集装箱班轮航线和散杂货不定期航线;扩大空中货邮直航范围。

228国道长乐段

◆ 深化交旅融合发展。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推进G228线滨海风景道建设,大力推动城区“两江四岸”和长乐区游艇、游船等水上休闲旅游业发展,改造提升或新建旅游客运码头设施,完善旅游码头布局,丰富和拓展水上休闲旅游产品,盘活滨江滨海旅游资源活力,提升福州城市旅游品质。

推动创新智慧绿色安全发展

◆ 智慧交通。以新基建为抓手,促进先进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建成福州综合交通监测调度中心(TOCC),全面推进科技治超。

◆ 绿色交通。积极落实生态保护要求、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力争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00%新能源化。

◆ 安全交通。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夯实交通行业安全基础,强化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提升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深化行业改革。引入社会评价机制,促进公交管理机制改革。推进传统巡游出租汽车服务转型升级,加强对网约车服务和安全的监管,引导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深化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 健全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进交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交通运输法治建设;加大科技执法投入,充分利用科技提高执法效能。

一起期待吧!

福州发布了一个沉重的计划!福州市区通勤一小时

福州出台“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打造“一枢纽两门户”

福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福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十四五”福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州以打造“一枢纽两门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对台门户、海丝门户)为总体发展目标,对内着力打造“2336”交通圈,即福州主城基本实现20分钟上高速,基本形成主城区30分钟便捷生活圈,初步形成主城至六城30分钟互联互通交通圈,市区至所辖县、各县至所辖乡镇60分钟基本覆盖;对外着力构建“1234”交通圈,即福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至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互达,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3小时通达,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4小时陆路通达。

《规划》提出了4项主要发展任务,一是建设畅达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三轴三廊”综合运输大通道,推进六城互联互通;打造长乐机场、福州站、福州南站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构筑现代化综合枢纽体系。打造多层级轨道交通体系,全方位推进公路网高质量发展,推进普通国省干线连段成网和农村公路广覆盖惠城乡。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二是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运输服务业。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提升旅客出行服务水平,推动货运物流提质增效,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城、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的“通道+枢纽+末端”现代跨境寄递网络,拓展闽台海上货运航线,扩大空中货邮直航范围。推动城区“两江四岸”和长乐区游艇、游船等水上休闲旅游业发展,深化文旅融合。

三是推动创新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智慧交通方面,以新基建为抓手,促进先进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建成福州综合交通监测调度中心(TOCC),全面推进科技治超;绿色交通方面,积极落实生态保护要求、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力争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00%新能源化;安全交通方面,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夯实交通行业安全基础,强化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四是提升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传统巡游出租汽车服务转型升级,加强对网约车服务和安全的监管,引导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发展。健全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加大科技执法投入,充分利用科技提高执法效能。(记者 潘倩)

(福州日报)

“醒醒”昆明应该向“黑马”福州学习。春城能去冬来春吗

3月上旬,昆明党政代表团赴福州考察。在两地官方媒体发布的通稿中,昆明“放低姿态”数次提及学习借鉴福州经验——昆明主政者特别提到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

这是一个典型的后进向先进取经的案例。去年昆明3.7%的经济增速处于全国经济前50强城市末名,在所有省会城市中也是垫底;福州则是时隔22年超越泉州,重返省内第一。这两个泛珠三角省城分别收获了不一样的“评弹”。

2005年,昆明和福州结为友好城市,当年两地经济分别排名国内第38位、第26位;十六年过去了,两地齐头并进分别升至第32位、第20位。虽说名次没有拉开,但两地发展势头有云泥之别。被上级喊话要“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的昆明能否学到福州的逆袭之道?

-1-

产业转型升级,昆明要学福州经验

如果一个昆明人和一个福州人聊起郑和公园,他们可能说的不是同一个——“郑和故里”昆明晋宁区、“郑和开洋起点”福州长乐区各有一个郑和公园。以郑和为纽带,昆明福州拥有共同的人文因子。赴榕考察的昆明主政者也提出,“昆榕两地人文相亲、产业相融、发展相通,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力。”

相比合作,昆明方面提到更多的是学习:“福州是八闽古都、山水之城,也是开放前沿、海滨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经济活力强劲,产业基础扎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福州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据福州日报报道,在榕期间,昆明代表团考察了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福州新区等,“对福州产业发展、推进新区新城建设以及加强生态保护、城市治理等工作成效给予赞赏”,表示将认真学习福州的好做法好经验。

昆明到外省取经固然只是常规操作,但其近期发展陷入困境也是现实。今年1月,昆明被喊话“要认清问题、认清差距、认清短板,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 2月,昆明被要求“顶压前行,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当好龙头,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

昆明日报报道称,近段时间来,全市各县区大抓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呈现出干劲十足、争先恐后、只争朝夕拼起来的火热场面,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代表团赴福州考察只是昆明开年以来猛起发力的一个侧影——对于经济失速的昆明来说,再也没办法“躺平”。

-2-

二产羸弱三产下行,昆明经济失速

去年昆明三次产业结构为4.6:31.7:63.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3亿元、2288亿元、4602亿元,增速分别为6.9%、-0.3%、5.4%——在全国7座“七千亿俱乐部”城市中,昆明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垫底,而且还录得唯一负增长值。

受大环境影响较多的第三产业(旅游、房地产等)姑且不谈,第二产业发展失速昆明则不能“甩锅”了。2021年,昆明“投资、消费、外贸”增速分别为-7.8%、10.3%、53.6%。投资负增长只因工业拉后腿——去年昆明工业投资增速3.3%,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今年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昆明“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支撑不足”,“投资结构严重失衡,工业投资占比持续下滑”。2019年-2021年昆明工业投资持续萎靡,显示后劲严重不足。上个月,昆明《关于促进工业投资三年倍增的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4年末,全市工业投资要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目前来看,困难不小。

除了投资趋缓外,昆明十四五规划还提到当地产业“链、群”不强:资源型和初级产品仍居多,冶金、烟草及配套、非烟轻工等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近六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占比不足两成,重工业靠资源、轻工业靠烟草的发展模式还未扭转。

总的来说,如果给昆明产业经济把脉,那就是第三产业所依赖的旅游、房地产急速下行;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不够,依旧在吃老本——而且更多还是靠天吃饭。昆明表现出来的这些症候,能在福州找到解药吗?

-3-

学得来产业调整,要不来政策利好

从昆明代表团措辞来看,福州的产业发展是昆明想要学习借鉴的主要方面。对比昆明和福州,两者经济结构相当接近。去年福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37亿元、4290亿元、6398亿元,分别增长6.0%、7.3%、9.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32.5%、63.5%。

不过,与昆明刚好相反,去年福州第二产业投资拉动作用“最强”。福州一、二、三产投资分别增长20.6%、12.9%、3.2%,比重由2020年同期的1.1:26.0:72.9转为1.2:27.7:71.1。其中,二产投资比重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同期的25.5%提升到57.1%,较一、三产分别高53.3、18.0个百分点。

不可忽视的是,2020年,福州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903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50.86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20.48%,占GDP11.49%,创历年新高。科技、金融、产业三者相伴相生,互为促进。

福州逆袭悄无声息,从明面看是“三个福州”:“数字福州”培育产业新动能,“海上福州”拓展产业新空间,“平台福州”构建产业新模式。从背后看,政策利好叠加是核心原因:2015年福州新区设立,福州坐拥两大国家级新区;2017年长乐撤市设区,福州腹地扩大;2020年福州都市圈出街、临空经济示范区设立;2020年福建强省会战略实施,福州成为“头马”。

当然,福州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早年泉州民营经济光环之下,福州也蛰伏了数十年。过去十年,福州迎来政策风口,经济才得以突飞猛进。全国主要城市中,福州十年经济增速203.22%仅次于合肥的213.83%,排在第二。由此可见,昆明如果想要学习福州,必须把时间线拉长。

-4-

均为省内头马,昆榕区域环境迥异

昆明和福州除了三产结构类似之外,还有很多共同点:都是泛珠三角省会城市、都被强省会战略所倚重、都提出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但是,二者发展轨迹和逻辑并不一致。从产业发展来讲,昆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包括“聚焦新材料、大健康、数字化,力争把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打造成千亿级产业”。

昆明近年发力的数字经济,可以向福州讨经验——福州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46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5%。其他产业则需要各找门路,多看多学。昆明定下发展目标:到2026年,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以上,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20%以上。如果要达成这些目标,光学福州可能还不够。

从区域政策上来说,昆明无法获得与福州相对应的利好,但昆明也可以用好当前的政策优势。云南战略重心在昆明,昆明战略方向在向南向西。云南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昆明在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创新中心的核心作用,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经贸中心、科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

总之,产业调整照猫画虎易,区域发展画虎画皮难画骨。得益于烟草和石化产业的爆发,2018年昆明规上工业增加值飞涨,并在次年入选新一线城市,而后行业大调整,昆明经济随之失速。昆明如果要突破,就得从根子上摆脱对传统行业的依赖、对固有优势的执念,将视线放远,将格局打开。

搜狐城市注意到,昆明当前主政者长期在福建任职,而这不是昆明代表团第一次去往福州“学习考察”。1996年,昆明曾赴福州、厦门取经金融开放;两地结为友好城市的2005年,昆明曾在福州举行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2008年,昆明代表团赴榕考察城市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的经验做法。但愿这次取经是昆明脱胎换骨的肇始之旅。

第六批“福建老字号”名单公布,福州18家企业入选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晋

3月10日,记者从福建省商务厅获悉,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老字号保护和发展,根据《“福建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福建省商务厅在全省组织开展第六批“福建老字号”认定工作。经企业申报、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对外公示等程序,于近日正式公布59个企业的字号为第六批“福建老字号”。其中,福州18家入选。

“福建老字号”是指在福建省行政区域内,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者服务,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被认定为“福建老字号”企业必须满足七项认定条件:在福建省内登记设立,字号传承已满50年,具有与字号相一致的注册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具有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者服务,具有传统文化背景、地域特色、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和赞誉,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第六批“福建老字号”申报认定工作于去8月启动,根据《“福建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通过广泛发动各地市积极申报、组织专家评审及对外公示等程序,从165家申报企业中认定了59个符合条

福建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福建老字号”145家,“中华老字号”34家。

【来源:海峡都市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福州将进一步规范工业项目建设的审批和监督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项目建设审批和监管的实施意见》,将通过进一步规范增容审批的准入标准、方案审批,强化项目批后监管,实现工业项目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在严格准入审查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园区管委会先行开展提升改造项目准入审查,结合改造提升项目的产业类型、税收、投资强度等要求,重点核实项目是否存在违法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建筑使用功能等违法违规情形。项目通过准入审查后,园区管委会负责全程代办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报建手续。

在细化方案审查内容方面,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上建设用途为成套住宅、宾馆酒店、培训中心、专家楼、招待所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工业项目绿地率应按不低于15%且不高于20%控制,项目所需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占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总计容建筑面积比例上限由15%提高至30%,提高部分全部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实施全程监管方面,包括土地出让合同监管、履约监管协议监管、项目施工审查监管、市区两级联动监管等内容。其中,重点对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项目开竣工、土地用途等约定事项进行监管,要求企业在签订出让合同时,与项目属地区政府同步签订履约监管协议。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施工审查监管,依法对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擅自修改设计方案、不按施工图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记者潘倩)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六大项目培育商业经济新动力

六大工程培育商务经济新动能

力争今年实际到资增长3%,外贸出口增长8%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商务工作会议获悉,今年福州市商务工作目标是力争实现全年实际到资增长3%,外贸出口增长8%,社零和三产分别增长9%。市商务局将以招商引资、开放流通、专项行动、增效提质、营商环境、党建服务六大工程为抓手,吹响福州市商务系统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的号角。

实施招商引资工程,聚焦16条重点产业链、975家国际国内龙头企业,深入落实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完成468个重点招商项目,赋予商务经济新动能。着力念好龙头企业“扶引经”,盯紧中国软件、联合光电、东方电气等135家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抓实宝武碳业碳纤维、福米第三代半导体、中交海上风电等多个已生成的产业链重大项目。

实施开放流通工程,力争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0%以上,打造不少于15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创“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海外仓新零售”新模式,力争跨境电商本地口岸出口、市场采购出口分别突破50亿元、80亿元,分别增长15%、30%以上。持续打造“惠聚榕城”促消费活动品牌,打造数智云商平台和15个以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以内外双循环促进福州市商务经济健康发展。

实施专项行动工程,深入打造东南会展高地,力争今年展会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以上。持续建设“菜篮子”工程,计划扶持蔬菜基地在“春淡”“秋淡”期间种植叶类菜1200亩以上,建设3座以上田头市场低温处理设施。扶持蛋、禽基地生产,年产蛋品2000万公斤、肉禽30万头、羊1000头以上,继续储备活体生猪10.8万头。

实施增效提质工程,力争今年全市百亿级服务业企业新增5家以上。围绕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打造综合性或专业性服务业楼宇、园区。支持大型商超、连锁零售等流通企业整合升级现有销售、采购、仓储、物流等信息系统,打造供应链采购协同平台。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启动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申报工作。

实施营商环境工程,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一体化改革,巩固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成效,以营商环境的暖心温度,刷新政务服务的“福州速度”。

继续实施党建服务工程,深入开展执行力提升活动,以新思想引领新发展。(记者 严鑫 通讯员 榕商宣)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打造海思国际枢纽,打造区域交通中心

建设海丝国际枢纽 打造区域交通中心

《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年)》出炉

近日,由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的《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年)》出炉,提出加快建设“海丝”国际枢纽机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全面提升省会城市交通枢纽功能,打造引领都市圈的区域交通中心。

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日前明确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福州入选。为对标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福州区位优势,打造互联互通开放通道,以长乐国际机场和福州港为依托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到2025年,构建国际机场、港口、对外综合交通枢纽等构成的区域性运输枢纽格局;到2035年,争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提出,客运方面将构建1-2-3出行交通圈:1小时覆盖福州都市圈,2小时通达省域全部地市及外省周边地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货运方面将构建1-2-3物流圈:1天通达全国主要城市,2天通达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3天通达全球核心城市。

《规划》明确,福州市规划预留多条市域层面走廊及中心城区交通走廊。

市域层面走廊包含主走廊2条、次走廊4条。主走廊为福州主城—滨海新城走廊、福州主城—福清走廊。次走廊包括连江—长乐机场—滨海新城—福清走廊、福州主城—琅岐—连江走廊、福州主城—闽清走廊、福州主城—永泰走廊。

此外,基于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福州市将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骨架道路为支撑的交通走廊约11条,包括鼓台—三江口—滨海核心区、鼓台—荆溪组团、鼓台—上街组团、鼓台—科学城等走廊。

《规划》还提出,慢行系统方面,构建城市“山—水”步行通廊、“湖—江(河)—海”步行通廊及城市步行示范区,重点打造金牛山—大腹山—白马河,鼓山鼓岭—晋安湖—光明港、闽江、乌龙江等步行通廊,三坊七巷、上下杭等城市步行示范区。

来源:福州日报

最新的!福州出台新政

工业建筑高度原则上不超过50米

宿舍建筑层高不大于3.6米

严禁建设成套住宅、宾馆酒店等

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

工业项目建设

如何审批、监管?

9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布实施意见!

详情如下↓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规范工业项目建设

审批和监管的实施意见

榕政办〔2022〕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工业园区管委会: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市四城区工业园区范围内工业项目建设审批,强化批后监管,结合《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增容标准认定审批机制的实施意见》(榕政办〔2020〕2号)及《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工业用地增容标准认定审批机制的补充意见》(榕政办〔2020〕88号),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准入审查

园区管委会对提升改造项目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项目存在违法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建筑使用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属地区政府会同园区管委会监督企业依法依规整改到位后,由园区管委会结合提升改造项目的产业类型、税收、投资强度等要求,提出初审意见报属地政府研究。

项目通过准入审查后,园区管委会负责全程代办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报建手续。

二、方案管控

(一)建筑功能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上建设用途为成套住宅、宾馆酒店、培训中心、专家楼、招待所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二)建筑设计

1.间距:工业建筑之间的间距按其厂房类型满足消防防火间距;工业建筑对外(含工业项目配套建设的办公、宿舍)间距仍应满足技术规定要求。

2.工业建筑(含厂房、仓库)平面布局不得采用住宅套型,不得设置飘窗及阳台,不得设置厨房等居住空间;卫生间、茶水间及各类井道必须集中设置,不得预留可作为住宅用途排水、排污、排烟及燃气等管道及非集中设置的卫生间沉池。

3.工业建筑主要柱距应不小于8米,建筑层高应不低于4.5米,并且不得在每层中部预留结构梁,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特殊工艺流程需要的除外);工业建筑应设置货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楼梯、电梯(货梯)宜集中靠四周墙体设置。

4.工业建筑(含厂房、仓库)应结合产业及项目实际需求在设计时统筹考虑建筑荷载,荷载应满足相关工业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并通过施工图审查。

5.工业建筑高度原则上不超过50米,建筑系数应不低于40%,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三)绿地率

工业项目绿地率应按不低于15%且不高于20%控制,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业项目绿地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1.将工业项目所需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占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由15%提高至30%,提高部分全部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办公、宿舍原则上应按使用功能独立集中设置。

2.宿舍建筑层高不小于2.8米且不大于3.6米,宿舍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内廊等空间在设计时不受上述层高限制。宿舍不得设置成套住宅,不得设置厨房,不得预留燃气管道,可结合实际需求设置必要的操作间。

3.宿舍套型建筑面积30平方米(含公摊)以下的占比不小于80%,最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大于45平方米(含公摊)。

(五)停车设置

鼓励开发工业项目地下空间,地面不宜设置小型汽车停车位,具体汽车数量结合设计方案确定。

(六)预制率装配率

提升改造项目供地和首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间均早于2017年的,建设主管部门不作预制装配率要求。

三、全程监管

(一)土地出让合同监管

1.工业用地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但下列两种情形除外:

(1)园区内存量工业用地收储后公开出让的,项目建成(以办理不动产权登记为准)后,允许按栋分割出售。在土地出让前,属地区政府应会同园区管委会明确销售对象的准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类型、税收贡献),经市政府批准后一并纳入出让方案,出让后写入出让合同。工业用地的办公、生活服务等配套用房不得出售,由竞得人自持。

竞得人按栋销售时,受让企业应经属地区政府会同园区管委会审核同意,并在签订销售协议的同时,与园区同步签订履约监管协议,约定经济贡献要求。受让企业持销售协议、监管协议等材料办理产权登记。

(2)园区外收储的工业企业以实物安置的,在符合园区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鼓励集中安置。多家工业企业集中安置于同一宗工业用地的,建成后按各自安置面积,分别办理不动产权登记。再次处置时,应按安置面积整体处置。

我市已出台的涉及工业用地分割转让、登记相关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2.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监管土地出让合同履约情况,重点对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项目开竣工、土地用途等约定事项进行监管。

(二)履约监管协议监管。企业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与项目属地区政府同步签订履约监管协议。属地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负责履约监管协议监管,重点审查项目税收贡献、土地用途和建筑使用功能,税收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应当以现金补足,催缴6个月后仍未补足的,以增容部分的房产抵偿(按重置成本折算建筑面积),园区管委会指定受让单位接收,引进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生产经营,上述事宜在协议中事先约定。税收贡献(指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以税务部门认定为准)及考核年限按以下标准执行。

1.税收贡献

(1)新出让用地、市政府批准项目提升改造上一年度企业税收贡献高于单位建筑面积600元/平方米的项目,按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核算税收贡献,单位建筑面积的年税收不低于600元/平方米。

(2)其他提升改造项目,按原审批建筑面积和新增计容建筑面积分别核算税收贡献,总税收贡献为上述两部分面积税收贡献之和。原审批建筑面积的年税收贡献,按既有标准执行,无标准的以市政府批准项目提升改造的上一年度企业的税收贡献为基数计算;新增计容建筑面积的年税收贡献,按单位建筑面积不低于600元/平方米计算。

2.考核年限。项目竣工后第二年起连续监管6年,前三年为达产期,可按三年累计的税收要求整体考核。项目达产后,所在区政府按年度考核项目的税收贡献。

三)项目施工审查监管。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工业建筑荷载要求纳入图审内容,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严格审查,不得违规增设结构梁。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依法对擅自修改设计方案、不按施工图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四)市区两级联动监管。一是日常监督检查。属地区政府牵头,指导园区管委会履行日常监管职责,重点监管产业类别、投资强度、土地用途和建筑使用功能、税收贡献、环保等事宜,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并将问题及整改情况报送市直相关部门。二是年度联合检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属地区政府、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委等部门,对出让合同和履约监管协议的履约情况,开展年度检查,直至履约期限届满,检查采取普查或抽查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属地区政府落实监管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四、其他事项

(一)本意见适用于福州市四城区工业园区内新出让工业用地和存量工业用地提升改造项目,其他县(市)区、高新区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二)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榕政办〔2020〕2号和榕政办〔2020〕88号文件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三)本意见实施前已取得总平面批复意见的项目,在本意见实施之日起1年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可继续沿用原增容审批机制办理相关手续;本意见实施之日起满1年仍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应按本意见办理相关手续。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3月4日

来源:福州日报

事情解决了!福州应重点建设7个CBD

好消息

福州要重点打造7处CBD!

3月4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

《关于印发福州市“十四五”

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福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

专项规划的通知

榕政办〔2022〕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

《福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2月28日

五四路金融街。池远 摄

专项规划中明确

福州将加强商务载体建设

进一步提升五四路CBD、

金融街CBD、闽江北CBD

加快建设三江口CBD、

江南CBD和滨海新城CBD

加快打造晋安湖CBD

台江金融街附近的夜景。陈暖摄

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叶诚摄

根据《规划》

到2025年,福州力争实现

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000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

滨海新城CBD核心区部分效果图。

晋安湖“三创园”三创中心项目效果图。

专项规划还有哪些看点?

一起来看解读↓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全面总结、分析和评估“十三五”以来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客观准确把握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立足新时代、新机遇、新趋势,立足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进一步理清“十四五”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阐明我市未来五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一)发展定位。《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力建设海丝核心区金融中心、全国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海丝旅游集散枢纽中心、海丝重要节点会展城市、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初步建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0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全市年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服务业企业达30家,新引进10家左右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业企业,建成20个服务业示范集聚区。

(三)重点任务。激发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动力,优化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服务、软件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科创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会展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顺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现代旅游服务、房地产服务、卫生健康与养老服务、体育服务、教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产业。

解决问题的路径

《规划》立足我市发展实际,科学分析“十四五”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按照“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引,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战略部署,进一步壮大服务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占比,优化经济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促进融合发展。主动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找准服务业产业跨界、跨区域融合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业内部交叉渗透、跨界融合,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坚持并重发展。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并重,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全面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发展步伐。

(三)鼓励创新发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服务业的应用,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型服务业态。

(四)引导集聚发展。适应我市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福州高新区和制造业集中的专业镇集聚,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打造服务业产业集群,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五)加强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化和拓展榕台合作与交流,大力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与闽东北和闽西南其他地市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六)实施工程建设。围绕“十四五”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突破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培育和建设总部经济工程、优势企业工程、重大项目工程、平台经济工程、园区集聚工程、新业态新模式工程,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福州,加油干!

来源:福州日报综合福州市人民政府